仙居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巧做“加減乘除”混合運算 著力破解垃圾分類工作難題 |
||||
|
||||
面對垃圾分類這份“考卷”,仙居縣持續運用“加減乘除”混合運算,久久為功,加強科學管理,健全長效機制,進一步推動全縣垃圾分類工作高質量發展。 一是撤桶并點做“加法”,深入攻堅、提質擴面。開展主次街路“撤桶并點”專項行動,全面完成城區 48 條主次街路“撤桶并點”,撤除點位501個,撤除垃圾桶2482個,實行“定時定點+音樂線”上門收集模式;按照“一小區一方案”原則,全面完成48個有物業小區“撤桶并點”, 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達100%。2022年仙居縣將堅持“三公開、四保障、五標配”的建設標準,推動“撤桶并點”覆蓋至非物業小區、城中村和大型工業園區。 二是源頭控量做“減法”,多措并舉、確保成效。緊盯源頭控量關鍵環節,推行差異化收費制度,倒逼生活垃圾源頭減量;在全縣企事業單位高標準推行強制分類,辦公區域禁止使用一次性紙杯等一次性用品,提倡全面打印,推動無紙化辦公,帶頭做到綠色辦公、節約資源;廣泛宣傳“光盤行動”,不得在餐飲場所主動提供或者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;在大型農貿市場和商超全面推廣使用菜籃子、布袋子、可降解塑料袋。據統計全縣生活垃圾總量源頭減量2153噸,同比減少1.3%,其中餐廚垃圾處置量同比減少3.6%,實現了零增長要求。 三是宣傳發動做“乘法”,拓展廣度、延伸深度。線上線下多管齊下“地毯式”開展垃圾分類宣傳與培訓活動,拓展宣傳廣度,著力營造濃厚的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氛圍。自5月1日《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實施以來,已在 45個村文化禮堂巡回放映垃圾分類《條例》宣傳視頻,在48個小區、13個商超、3個市場、7個學校宣傳《條例》,1818黃金眼、新藍網、臺州日報等十幾個媒體平臺專題報道。同時延伸宣傳深度,做好“點穴式”精準宣傳,將宣傳工作做深、做細、做實、做穩,確保黨員干部、環衛工人、企業相關負責人及垃圾分類專職工作人員分類培訓全覆蓋。 四是執法督查做“除法”,強力推動、以案促改。一方面在日常常態化檢查的基礎上,堅持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和“回頭看”行動,督促、指導各類責任主體規范垃圾分類處理,自覺履行垃圾分類責任和義務,逐一消除未開展分類、分類情況差的單位或企業,推動垃圾分類成果再鞏固、成效再提升。另一方面以“全縣一盤棋、各方合力抓”為思路,依托聯動機制,與街道、居委會、業委會、物業公司、網格員密切配合,建立起社區巡查與快速發現機制,提高發現率、勸阻率、整改率和處罰率。自2021年5月1日《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實施以來,全縣共發放限改通知書1141份,共辦理生活垃圾類案件714件,處罰金額7.1萬余元。(仙居縣綜合行政執法局 供稿 編輯 蔡璟瑾) |
||||
![]() ![]() |
||||